我校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共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项目2月26日在北京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建成了国际先进的同时具备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综合实验能力的用户装置,科学研究再添利器。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科技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第一时间报道。

我校负责建设的“高温高压大体积材料研究系统”自2018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吉林省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高度重视大设施的建设工作,将其列入“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工程,专门成立了直属业务机构“综合极端条件高压科学中心”负责项目的建设与运行工作,并纳入学校人才与学术特区管理。学校对中心的定岗定编、职称评聘、考核评价、薪酬分配等方面采取更为灵活的管理方式,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大设施的建设。
几年间,中心汇聚了一批物理、化学、地学、材料、机械等领域的国家级人才和优秀的工程师团队,依托该大科学装置,在建设和试运行期间取得了一些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技术突破。我们自主研制的大腔体高压装置,拥有一批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高温高压关键技术,国际上首次制备出超硬非晶碳块材、陨石中的超级钻石“六方金刚石”,在纤维增强钨基复合材料以及高压诱导发光材料等方面研究取得突破,实现了众多“材料领域的突破”,推动“科学研究向极端条件迈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同时为高端制造、精密加工、核聚变实验堆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提供关键基础材料。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压极端条件已经成为物理、化学、材料、地学、行星科学等多学科领域催生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研究手段。“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高温高压大体积研究系统”的建成,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研究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为我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坚信,这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必将成为推动基础研究突破、引领学科交叉创新的重要引擎,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央视新闻链接: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video.html?item_id=1545228386418036780&t=1740563651440&toc_style_id=video_default&track_id=DADEB2AC-920D-4F91-BAFE-96605974DD16_762259766738&share_to=wechat


